5月16日,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型“3H軸流+離心”復合式10萬Nm³/h等級空分裝置配套壓縮機組,在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試車成功。這是陜鼓動力繼10年前第一代10萬Nm³/h等級空分壓縮機組創新開發并成功試車后,大型空分壓縮機組技術的再升級和再創新,整機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新突破。
“6+1”即由6級軸流葉片和1級離心葉輪組成;“3H”是指單級平均壓比高、效率高、葉片可靠性高。“我們在軸流段采用了高壓比、高可靠性、高效率的3H高性能葉型技術;離心段采用升級的離心基本級技術。同時,充分將CFD數值模擬技術和實驗研究技術有機結合,進一步提升了設計研發和實驗能力。”陜鼓首席技術專家藺滿相說,該機組具有級數少、結構緊湊、可靠性高、整機運行效率優、體積和重量降低等顯著特點。據測算,單套機組每年可節約用電量600萬千瓦時以上,減少標煤59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15500噸以上。
這套命名為AEZ6+1的10萬Nm³/h等級空分機組,最近已通過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國家壓縮機制冷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組織的機械性能和熱力氣動性能檢測。該中心壓縮機及分離機檢測所副所長李金榮介紹,該機組運行穩定,機組流量、壓力、效率等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值,符合或優于API617等相關國際標準。
空分裝置配套壓縮機組是石油化工、煤炭深加工、化肥及冶金等行業廣泛應用的核心關鍵設備,特別在煤炭深加工領域的煤制氣、煤制油、煤制氫、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以及冶金煉鋼等裝置中是核心動設備?辗謮嚎s機組是保障能源化工產品原料生產所需氧氣,以及儀表空氣、氮氣供給的關鍵設備,對于整個空分裝置的能耗指標的影響大,也是決定石油化工、煤炭深加工、化肥及冶金等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技術瓶頸之一。
早在2012年,陜鼓動力開發成功我國首套10萬Nm³/h等級大型空分壓縮機,并完成樣機試車。第二代軸流+離心復合式10萬Nm³/h等級大型空分壓縮機,是陜鼓持續堅持技術創新,通過系統集成與優化的升級版。
陜鼓在大空分領域推動了一系列重大技術創新,自主研發的全國產化空分機組系列產品,已形成了空分全領域全流程解決方案,涵蓋1萬—15萬Nm³/h制氧裝置。目前陜鼓空分領域機組市場業績達328套,國產機組市場占有率近80%。其中,8萬等級以上大型空分機組在國內外煤化工、油氣化工等領域廣泛應用。
當天,行業用戶和設計院代表參觀了陜鼓全新型10萬Nm³/h等級空分壓縮機組試車現場。陜鼓與某客戶簽訂了相關協議,全新型10萬Nm³/h等級空分壓縮機組將應用于煤炭深加工等領域。
據了解,陜鼓作為分布式能源領域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創新研發的12000余套高效節能裝備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等領域。特別是近年來陜鼓搶抓行業一體化、集群化、大型化、綠色化發展機遇,持續針對乙烯三機組進行技術研發,開發的100—150萬噸/年乙烯裝置乙烯“三機”系列化技術指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陜鼓大型合成氨“三機”、大型硝酸機組、大型PTA裝置配套壓縮機組持續技術升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與此同時,陜鼓在超大型軸流壓縮機領域持續創新,開發3H高壓比軸流壓縮機技術,成功研制了全球最大、技術最先進的AV140軸流壓縮機,建成了高效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軸流壓縮機基本級性能實驗研究平臺,確保了軸流和空分裝置技術領先,為國產化大型高端裝備技術的持續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瞄準“雙碳”前沿技術,陜鼓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優勢顯著,擁有儲能領域必備機組壓縮機組技術、膨脹發電機組技術及儲換熱三大核心技術,對于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全流程,在電網側、發電側、用戶側為客戶提供“專業化+一體化”的系統解決方案。